選金技術-民間選金找礦的傳統(tǒng)方法
中國遲在商代就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術,采金的歷史十分悠久,采選金礦傳統(tǒng)方法經(jīng)過幾千年積累和錘煉,已經(jīng)形成了集地質(zhì)、地貌、氣候、水文、甚至動植物以及風水學等知識于一體的成熟體系,內(nèi)涵十分豐富。至于民間關于砂金淘采的經(jīng)驗,基本可以歸納為“五看找金法”,即:看山、看溝、看水、看砂、看底板。“五看”找金法:觀察山溝,首先從溝口向溝腦里看,一般來講,溝腦里應該有較大的呈后堵式的山巒才有利于成金。此山在采金的行話中叫作“座山”。座山的存在,表明溝的上源存在著不斷上升的區(qū)域和巖金礦,可以給河谷兩岸提供大量的含金物質(zhì);
再是從溝腦里往溝口看,看溝口是否也有山堵著,若也有這種山巒,則這條溝谷中有金的可能性就更大。金客們通常把這種山叫“迎門山”。地質(zhì)意義上講,這樣的山使溝口呈現(xiàn)出相對的上升區(qū),使整個溝中被水沖來的黃金不至于順利通過溝口跑掉。
看了溝谷的上頭、下頭后,再看溝谷各個部位的情況。若溝谷中的某一段突然被兩側相對的山嶺卡住,則鉗形山嶺以上的河谷砂金必富。金農(nóng)的行話稱此種相對山為“關門山”,又稱“關門嘴子”。意即砂金難以越過門關,在“關門山”的上方或“迎門山”前方的河谷內(nèi),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。
如果某一河段、某一溝谷出現(xiàn)壁立于一側的“照山”,這在淘金行話中,又叫“不露風”或“不露腰”,產(chǎn)砂金的河各兩側山要比較高些,“風”好似刮不出去。這種照山的特點是面向溝谷的另一側、壁面光潔、巖石堅硬,迫使河水轉折,將含金的堆積物淤沉在照山對面的斜下方,使之成為富礦區(qū)。
看山的形狀、谷水流向、含金層土壤砂石的成色,也是找到富礦的重要方法,大而直的溝沒有黃金,不管大小,彎曲轉折的溝里多有黃金富集。取掉砂層后,底板平滑處沒有黃金,若底板呈紅色,且有洼棺、洼坑和“臥牛石”的,則有黃金富集。行話中稱為“全溝不露骨”,指河床底板的巖石不出露,表明河谷處于堆積階段。
除了以上“三山四不露”的原則外,還有“小溝出嘴”、“大溝有腿”、“不大不小在肚里”三條講究。“小溝出嘴”是指在長度小于三公里的溝谷,砂金多富集于溝出口處。“大溝有腿”意即若在長度超過十公里的大河谷中發(fā)現(xiàn)了砂金礦,那么其上游支谷中也有可能找到砂金,反之亦然。至于長度三到十公里的中溝,主要成礦在本谷內(nèi)(肚里)。
長年在寒冬地帶作業(yè)的淘金客們,還總結出了一條“金出陰坡”的經(jīng)驗。因受地形和地磚偏向力的影響,沖積砂金礦,特別是階地礦,多分布于河谷陰坡一側。即東西走向的河谷,在河谷南側谷坡的階地上砂金礦多,而在北側很少,對南北走向的河谷,礦金礦多分自于西側階地上,東側成礦很少。究其原因,大概是高緯度地區(qū)地轉偏向力較大的作用。
尋找砂金礦源,除了依靠地質(zhì)水文等特征來判斷,還可以參照某些植物的指示作用。唐代《酉陽雜姐》載:“山上有薤,下有金。”薤是一種類似韭菜的百合科蔥屬草本植物。湘西會同縣漠濱金礦,在清初盛產(chǎn)砂金,周邊地區(qū)就出產(chǎn)一種‘野薤子。且越是礦水流經(jīng)之處,“野薤子”生長得就特別茂盛,古人誠不我欺。
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,有很多“某某山,其陽多金,其陰多鐵”的記載。金的親鐵性強,易被吸附,所以鐵礦和金礦常常伴生。只是未經(jīng)風化的菱鐵礦外表和石灰巖一樣,為古人所不識。但暴露于地表的菱鐵礦經(jīng)風化成為褐鐵礦后,會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鐵礦結核,常遍布山坡,十分醒目,也正是古代冶鐵開采的重要對象。
近代選金設備的出現(xiàn)大大提高了選金效率,不管是富礦,貧礦,巖金礦,沙金礦,還是尾礦的采選,我們都可以為您配置高性能,操作簡單的選金設備,像適用于河道的河沙選金設備,復雜小型河道的微型小型選金設備,沙金礦開采的高速離心機選金設備,巖金礦開采的巖金礦破碎精選設備等等,如果您有任何選金方面的需要都可以聯(lián)系我們